首页 > 投融资动态 > 融资知识普及 > 正文

企业如何找到合适的中国式融资道路

2015-03-25 次浏览分类:融资知识普及 信息来源:《中国投融资网》

对企业而言,提及融资,无外乎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和上市,以及风险投资等几种主流外部融资方式,这一点,中国企业也不例外。   然而实际的中国国情却不容中国企业向国外同行看齐,我们来看一组相关数据统计:由于中国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中央银行政策轻度收缩,部分行业资金预期看紧。如央行从2003年9月21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回收货币约1500亿元;2004年4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回收货币1100亿元,考虑到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使用总量减少应在8000亿元以上。而与此同时,2004年2月17日起,央行票据每周的发行量都超过500亿元,这样回笼的基础货币数量更是庞大。此番举措,国家将控制投资力度,增大了企业银行贷款的难度,而中国上市的高门槛、风险投资的有限性都无疑加大了中国企业主流外部融资方式的难度。   此外,“融资瓶颈”也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利用这几种方式成功融资的最大障碍,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企业更多的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中小企业。尽管国家各相关机构和部门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已经着手建立、健全各种政策措施,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监督与敦促金融机构改善服务体系,提供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创业投资和设立中小企业板块等。但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家政策和金融机构的这些措施还远远没有为中国企业融资铺平一条道路,企业融资依然困难重重,有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的总拒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6.1%,其中因为无担保拒贷为23.8%,无抵押拒贷为32.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演进,对企业发展来讲,市场空隙越来越少,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窄,靠创意点子、营销手段或者特殊关系迅速扩张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企业只有通过大量的资金注入、迅速占领市场,形成规模效益,才能够顺利走上生存发展之路。因此中国相当数量多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正在迫切的寻找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资本,如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等,甚至付出高成本也在所不惜,却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也调整了对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以及上市门槛太高、国内风险投资发展尚未完善和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有限性、挑剔性等束手无策。   于是企业陷入了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企业生存发展战略相冲突的漩涡中,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无疑是主流,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融资瓶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将顽固的存在,企业该如何激流勇进,寻找有效的融资方式?企业如果试图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打开缺口,为己所用,就不得不多下一番功夫。   本文提出几种非常规下、非主流的融资方式,由于该几种融资方式和中国国情与企业状况紧密结合,就暂且命名为“中国式融资”,为中国企业探索更多的适合自身的融资途径抛砖引玉。   对企业而言,提及融资,无外乎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和上市,以及风险投资等几种主流外部融资方式,这一点,中国企业也不例外。   然而实际的中国国情却不容中国企业向国外同行看齐,我们来看一组相关数据统计:由于中国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中央银行政策轻度收缩,部分行业资金预期看紧。如央行从2003年9月21日起,存款准备金率上调1%,回收货币约1500亿元;2004年4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0.5%,回收货币1100亿元,考虑到货币乘数效应,货币使用总量减少应在8000亿元以上。而与此同时,2004年2月17日起,央行票据每周的发行量都超过500亿元,这样回笼的基础货币数量更是庞大。此番举措,国家将控制投资力度,增大了企业银行贷款的难度,而中国上市的高门槛、风险投资的有限性都无疑加大了中国企业主流外部融资方式的难度。   此外,“融资瓶颈”也成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利用这几种方式成功融资的最大障碍,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企业更多的是指在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中小企业。尽管国家各相关机构和部门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就已经着手建立、健全各种政策措施,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监督与敦促金融机构改善服务体系,提供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创业投资和设立中小企业板块等。但从现实的发展状况来看,国家政策和金融机构的这些措施还远远没有为中国企业融资铺平一条道路,企业融资依然困难重重,有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的总拒贷款占贷款总额的56.1%,其中因为无担保拒贷为23.8%,无抵押拒贷为32.3%。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演进,对企业发展来讲,市场空隙越来越少,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窄,靠创意点子、营销手段或者特殊关系迅速扩张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企业只有通过大量的资金注入、迅速占领市场,形成规模效益,才能够顺利走上生存发展之路。因此中国相当数量多的企业和企业家们正在迫切的寻找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资本,如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等,甚至付出高成本也在所不惜,却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也调整了对企业金融服务政策以及上市门槛太高、国内风险投资发展尚未完善和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有限性、挑剔性等束手无策。   于是企业陷入了中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企业生存发展战略相冲突的漩涡中,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无疑是主流,是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的,“融资瓶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将顽固的存在,企业该如何激流勇进,寻找有效的融资方式?企业如果试图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打开缺口,为己所用,就不得不多下一番功夫。   本文提出几种非常规下、非主流的融资方式,由于该几种融资方式和中国国情与企业状况紧密结合,就暂且命名为“中国式融资”,为中国企业探索更多的适合自身的融资途径抛砖引玉。   信托计划的实质是项目股权信托计划,集中各个资金,从而实现企业融资。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是通过非公开宣传,私下向特定少数投资募集资金形成的集合投资单位,它的销售与赎回都是通过基金管理人私下与投资协商而进行的,这种方式的合法化是必然趋势。而相对于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来讲,战略投资即直接投资是企业最受益一种股权融资方式,通过战略资本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增大市场份额,获得市场关注,同时借助战略投资者携带的市场视野、产业运作经验、战略资源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有一句话:“只有做不到的,没有想不到的,想到的就一定能够做到”,对于企业来讲也是这样,融资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企业必须因势利导,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在企业与各种金融机构、合作企业双赢甚至多赢得前提下,寻求最佳路径,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国式融资”道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隐私保护

联系电话:0472-5621828 13347081608
蒙ICP备 1300212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