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融资动态 > 资讯信息 > 国家 > 正文

国内首条低空航线开航 通用航空市场改革破冰

2014-07-01 次浏览分类:国家 信息来源:自治区金融办

6月27日,中航通飞官网消息显示,我国首条低空航线“珠海-阳江-罗定”航线于6月26日正式通航,标志着我国低空空域改革进入实际阶段。   中航通飞是国内固定低空航线的首个“吃蟹者”。继此航线后,中航通飞还申请在内蒙古开通低空航线。   民航专家碁琦认为,首条低空航线的通航反映中航工业打造全产业链的整体运营决策,不过最终效果还要看该航线的具体运营情况。   近日,有传言称《低空空域管理使用规定》已经获得高层的批复,有望近期出台。不过据记者向多名通航人士了解,各方人士均表示该规定具体出台时间仍无消息。而且,首条低空航线的开通事实上也并不是政策进一步开放的结果。   碁琦告诉记者,事实上申请开通低空航线的政策之前应该就是有的,但申请航线很多都要固定化,但申请一方面要考虑运营实施保障有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考虑有没有市场的拥有度和饱和度。   他认为,中航工业一直准备打造产业链,中航通飞原来是生产者,现在要往运营方面发展,开通低空航线可能也是其在运营领域的试点和尝试。除广东开通的低空航线外,中航通飞还申请在内蒙古开通低空航线,并有望在7月开飞通勤航班。   中航工业此前宣布拟在全国建设50家左右爱飞客通用航空综合体,未来几年逐步打造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的网络化布局体系。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在低空空域改革的背景下,进入或投资通航市场者众多,但绝大多数通航运营商(含直升机和公务机)规模小,运行能力弱,商业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除少数国有或实力较强的运营商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外,大部分通航运营商运行成本高,市场规模较小,且陷于恶性竞争状态,亏损是普遍现象。   碁琦认为,现在仍然是我国通航的起步期,还有很多部分没有真正落实,比如空域、时刻申请程序等,还有人们的认知程度也仍待培育。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隐私保护

联系电话:0472-5621828 13347081608
蒙ICP备 13002121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