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8月21日晚间发布中期业绩报告称,集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67.73亿元,同比增长5.59%;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和年化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分别为1.21%和17.10%,较上年全年分别提高0.10个和1.52个百分点;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20%和2.39%,同比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基点。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达人民币62839.36亿元,较年初增长5.42%;客户存款余额达人民币43759.2亿元,较年初增长5.25%;客户贷款余额(拨备前,如无特别说明,下同)达人民币34337.69亿元,较年初增长5.12%。减值贷款率为1.13%,较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204.16%,较年初下降9.49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75%和10.70%,符合监管要求。
6月末,集团按融资平台管理的贷款余额人民币1952.46亿元,较年初减少人民币39.9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人民币775万元,占比0.004%。房地产贷款余额人民币1974.76亿元,较年初减少人民币38.2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人民币1.89亿元,不良贷款率0.10%。
报告期内,集团公司金融业务板块实现税前利润人民币266.96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人民币89.53亿元,同比增长11.88%。
报告期末,集团公司存款余额达人民币29775.76亿元,较年初增长6.27%;公司贷款余额达人民币26,126.61亿元,较年初增长3.88%。
报告期末,集团公司减值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84.27亿元,较年初增长12.68%;减值贷款率1.09%,较年初上升0.09个百分点。
在交行201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交行行长彭纯表示,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调整深化的大背景下,尽管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下降,但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迹象。银行利润增速基本进入个位数时代,回归常态。按照董事会确定的今后几年发展目标,考虑到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为今后长远发展打好基础,管理层认为把握在今年这个增速比较适当。
针对资产质量的预期问题,交行首席风险官杨东平表示,到年内甚至明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可能还会继续小幅波动甚至上升,但资产质量总体可控。
彭纯称,交通银行高度关注国家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相关政策,正在研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的课题,希望并积极争取在金融体制改革和混改政策上的先行先试。彭纯强调,交行下一步将争取金改与混改的现行先试,争取改革红利的最终目的是,让改革红利充分体现到交行的业绩中,回报客户与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