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监管新规下的资本金饥渴难题,一些银行选择了走“捷径”。127号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的下发已经百日,调查发现针对影子银行管制的套利新法却仍在推陈出新。
目前部分股份制行间正在展开一项新的资本管制套利方式,即两家银行利用资管计划,分别对交易对手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进行“互持”;由于该方式可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的资本金,因此正在被部分银行研究、尝试开展。
在“资本债互持”模式下,其实质是银行以理财资产中的“非标(非标准化债权)额度”来换取二级资本的“虚增”。据了解,“资本债互持”模式的具体操作方式表现为:A银行以自营资金或同业资金投资信托计划或券商资管计划,再以后者为通道对接事先协议好的B银行发行的二级资本债;与此同时,B银行也以同样的方式投资A银行所发行的二级资本债。之后,两家银行再各自发行理财产品,以理财资金为投资于彼此二级资本债的资管计划“接盘”,从而将该类投资从表内腾挪至表外。
自8号文(《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及127号文的下发后,银行此前较多开展的银证理财融资业务(SOT)及同业业务受到了种种限制。其中之一,便是有关业务的资本占用出现增加,而这也直接导致了部分银行出现资本金匮乏的情况。
面对资本金需求,多家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附属资本的活动也随之增多,而通过资管计划实现二级资本债“互持”的方式也应运而生。由于在该模式下,银行引入了资管计划进行间接交易,该业务的隐蔽性也得到相应加深;然而,随着此类管制套利活动的加剧,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不确定性也将随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