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深刻认识到科技型小微企业是撬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支点。近年来,该行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工作,通过“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营模式,建立了风险容忍机制和组合化担保方式,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践行为科技型小企业“展业助力、通达未来”的理念。
创新融资模式助力起航
某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150万元,主要提供软件开发、技术维护等项目的服务。在初创阶段,该公司融资四处碰壁,因为公司股东个人资金实力有限,几乎没有有形资产,而且公司服务的对象账期普遍较长,运营资金短缺。该公司的财务报表未经审计,又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方式。
经过全面的分析和研讨,交行上海市分行通过创新融资平台,为该公司度身定制了全套金融支持方案。该行在对企业多年来积累的税收记录及银行交易流水情况综合评估后,向企业提供了300万元的信用贷款。同时,该行利用“产业链金融”,结合下游客户资质较好的优势,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的方式,为企业制订了融资解决方案,为其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打造融资平台助力发展
据交行上海市分行零贷部负责人介绍,该行早在2010年便开始着手研究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与徐汇区政府、漕河泾开发区合作推出了“科技型小企业融资平台”,首先由园区推荐企业,向银行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以外的其他信息,使银行能全面了解小微企业工商信息、税务信息以及在园区内的信用和信誉等,为银行授信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帮助小微企业满足银行融资的“准入条件”;其次,通过园区向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风险补偿资金,即“科技型小企业融资平台”提供50%的风险补偿,银行承担50%的信用敞口,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使授信风险得到有效分摊,降低了银行融资的“担保门槛”。同时,获批授信的企业正常归还贷款后,还可以获得财政的利息补贴,以“银行让一部分、政府贴一部分”的方式,切实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该负责人还表示,人们对银行有一种刻板印象,即不愿“雪中送炭”,只愿“锦上添花”。实际上,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一味的“拒绝”将会使银行失去业务发展的机遇。银行的使命不是找到贷款对象,更重要的是发现有价值的企业,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实现企业和银行的共同成长,让小企业也拥有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