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L作为央行的一种基础货币投放工具,指的是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中长期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它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实现央行多方面调控市场中长期利率的目的,进而更好的应对当前利率市场化日益加快带来的挑战。
特点:(1)PSL期限相对较长,一般三年以上。SLO、SLF主要是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期限通常在三个月以内。PSL期限则较长,因此能有效填补央行对中长期利率水平的引导和掌控。
(2)PSL则是由央行主动发起,央行主动向银行融资,并以此引导银行中长期贷款投向和利率。
(3)PSL需要抵押品。PSL可以视为央行传统的再贷款的高级形式。再贷款通常不要求提供抵押品,使央行面临潜在的信用风险,而PSL则能保护央行免受潜在的信用损失。
(4)PSL标准规范化。PSL使得中央银行的贷款行为变为市场化行为,其利率可以设定为市场利率走廊上限。因此,从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角度理解,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的PSL可以演变为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中期利率,而普通的再贷款仅仅停留在信贷政策工具层面。同时,PSL更规范,更符合实际操作,也符合国际惯例。
(5)PSL利率更低。由于需要抵押品,PSL的利率应当低于再贷款。基于央行降低融资成本的目标,PSL利率至少不应高于同期限的国债的发行利率。
(6)PSL可实现精准发力。不同于SLO、SLF对于整体流动性的影响,PSL通过设定和调整抵押品标准及其所适用的贴现率,能够使央行更精准地调节其流动性注入规模和范围,有助于改善信贷结构。
(7)PSL与定向正回购结合使用,实现扭曲操作,“锁短放长”,稳定短期流动性,释放长期流动性,并引导长期利率下行。
使用情况:2014年7月,国开行从央行获得1万亿元的抵押补充贷款(PSL)用于棚改专项贷款,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还款来源是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未来在银行间债市发行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10月下旬,央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方式向11家银行,包括股份制银行及一些大型城商行投放PSL,总规模在2500亿-3000亿元左右,每家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