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组合平衡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森(W.Branson)于1975年最早提出,后来艾伦(Allen)、考雷(Kolly)与凯南(Kenen)、多恩布什等人也对该理论有进一步的研究。
该模型放松了货币模型对资产替代性的假设,认为各种资产之间并不具备完全的可替代性,至少存在资产收益的差别。理性投资者将根据其个人的投资偏好,按照风险-收益原则,将自己拥有的财富配置到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上,形成最佳资产组合。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国内外资产市场供求也达到了均衡,汇率也相应地被决定。当某种因素,如:资产持有偏好、国内外的利差、外币未来的价值预期、国内外通胀等发生变化时,投资者会进行资产组合的调整,这样可能产生大量的本币和外币买卖,引起汇率短期的变化。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将一国私人部门持有的财富(W)分为三部分:货币(M )、本币债券(F)和外币债券(F*)。当各资产市场达到均衡时,有:
W=M+F+SF* ①
F =F (i,i*+ )W ②
M=M(i,i*+ )W ③
SF*=F*(i ,i*+ )W ④
其中,S表示汇率,表示预期的国内货币升水或升值率。等式①为财富的定义式,②③④三个等式分别代表三个资产市场的均衡条件。由于两种债券不完全替代,则i≠i*+ ,三个等式的左方之和等于W,这意味着三个资产市场中的两个达到均衡时,第三个市场也必定处于均衡。
根据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当资产供给既定时,通过调整不同的资产需求,实现各个资产市场的均衡,并由此决定出一个均衡汇率。当资产供给总量的变化,对汇率产生影响的结果有:
(1) 如果货币管理当局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币债券价格上升,外币资产需求增加,国内利率下降,汇率上升(本币贬值);
(2)本币债券供应量增加,对汇率产生的影响不确定,因为本币债券供应量增加的财富效应使汇率上升;替代效应导致汇率下降;
(3)外币债券供应增加,将使外币债券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导致汇率下降(本币升值)由此会使国内竞争力削弱,经常账户差额由顺差变为逆差。资产存量结构变化,一般由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引起,但无论是本币债券与本国货币互换还是外币债券与本国货币互换都会导致汇率的上升。
汇率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提出的背景
货币模型是建立于国内外资产(包括非货币资产)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这一假设基础上的,即投资者是风险中性。但在现实中,由于不同资产在流动性水平、税赋待遇、违约风险、政治风险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非货币资产之间并不是完全替代的。基于这种认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布朗森(W.Branson)于1975年提出了汇率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在此模型中,放宽了货币模型中国内外资产完全替代的假设,他认为非货币资产之间是不可完全替代的,投资者根据不同资产的收益与风险,将财富分配于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上,并根据收益与风险的变化进行资产组合。当资产组合达到了稳定状态,汇率也就被决定。因此,主张用“收益——风险”分析法取代通过套利和商品套购机制的分析,来探讨国内外资产市场(包括货币和证券市场)的失衡对汇率的影响。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简要评价
(1)资产组合平衡模型是对汇率决定理论的重大发展。表现为:一是对汇率研究方法进行了重大变革,如采用一般均衡分析代替了局部均衡分析,用动态分析代替了比较静态分析,并将汇率的长短期分析予以结合,为其以后的汇率研究创造了条件;二是它以本国资产与外国资产之间并不具有完全的替代性为分析前提,并将影响汇率的各种主要因素纳入到分析模型中,对于以往理论迷惑不解的汇率剧烈波动现象,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对理解现实的汇率变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资产组合平衡模型也有一些不足。表现在:一是它的一些假设过于严格,如金融市场高度发达、不存在外汇管制、资本高度流动等,这与现实的经济生活并不完全吻合;二是该模型过于复杂,使得其在实证上难以得到很好地检验,从而制约了该理论的运用。